學習不能停


「教育之道無他,唯愛與榜樣而已。」 ~ 福祿貝爾(Friedrich Froebel),幼稚園的創始人
 
每個清晨醒來,女兒會的東西又多了一些,你不得不佩服小孩子的學習速度,昨天還聽不懂的事情,今天睡醒就會講了,我懷疑是不是睡覺的時候,小朋友的腦部都還在運算,這絕對是電腦都做不到的事情,人腦的複雜度真的是宇宙極大奧秘,小孩子的好奇心、學習速度、甚至記憶力真的很神奇,你若是有養過小孩,看過他們成長的過程,你一定會同意:小孩子是世界上求知慾望和學習能力最強的生物,強到你根本就沒教她,她自己就會了。我女兒現在兩歲半,我常會問她:「這是誰教妳的?」她其實也不知道,表達力還沒發展到位,但我心中其實有答案:是她自己教自己的,怎麼教?用看的、聽到、感受的、從自身的周遭觀察中學習,我只能說:這太強了!
 
看到我女兒的求知慾和學習力,再非常努力的來回想我自己的童年…非常努力,印象中我小時候也是東問西問,對什麼都很好奇,想要去摸摸看、試試看、玩玩看,要是有大人在旁,我就會問個透徹,而且那是一種真誠的求知,並不是隨口問問,我是真的想搞懂他們,這種狀態一直持續,印象中身邊的大人也會盡可能回答,直到我上了小學,第一次開始進入「群體生活」,問題還是很多,對周遭的一切還是充滿好奇,但事情開始產生變化…
 
「這問題你都不懂,是白癡啊」
「這我剛講過了啊,你是沒記性喔」
「這麼簡單的東西,你爸媽都沒教過你嗎」
「你問第五遍了啦,啊他就是這樣、這樣、和這樣啊,你懂了嗎!」
「這位同學,你還有什麼問題嗎?」
 
…沒,沒有了。
群體是由不同的人所組成,這些人的智商、個性、水準、友善度、表達能力不一,人一旦聚集起來,就會開始比較,比較的結果有輸有贏、有笨有聰明、有溫柔有暴力、有自卑有自信,有尖酸刻薄有詞不達意,當一個發問者不幸的遇到了「錯的人」,他的求知欲將被打壓,連帶的學習力退化,一個人從幼稚園、小學、國高中、大學這樣一路上來,保證會遇上很多錯的人,所以隨著年齡成長,求知慾遞減,學習力降低,這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大學生都選擇在課堂上睡覺,而不是把握高等的學習機會去發問,因為他們那顆「學習的心」早已不像孩子般渴望的去明白這世界,他們自以為已經夠明白了,沒有知識不會死,船到橋頭自然直,沒有學習慾,何來競爭力,因此我認為,我們不能去怪大學生無能,台灣教育失敗的最大原因來自整個教育產業鏈的文化崩壞,一種打壓的文化、不鼓勵問問題的文化、權威至上的文化,而人是有自尊的,在求知的過程中,若自尊收到侵犯,你要不就是降低自尊、要不就是降低求知慾,年紀越大的人越會選擇後者,因為自我(ego)越來越強,強到不可侵犯的境界,「死要面子」大於「虛心請教」,這也是為什麼老人都很固執,不喜歡學習新事物,不喜歡變化,因為他們的「年邁的ego」告訴他們不需要,我都這麼老了,應該什麼都懂,不明白的也不需要懂,反正那不是我的生存要素,真正「活到老、學到老」的老人是很難得的。
 
小孩子渴望學習、老人”不需要”學習(總之也活下來了),那麼介於中間的我們呢?當然要學!而且要永保小孩子的學習精神,那麼真誠、那麼渴望、那麼追根究柢、那麼專心一致。不管你現在幾歲,請讓我們全部回到孩童時代,再度對世界充滿好奇,甚至問一些笨問題也好,不要被那些「錯的人」或「標準答案」所打壓,學習不能停,你一但停了,你就老了,就退化了,你再也無法當別人的學習樣板,去身教那些正在積極學習的人,對你或對別人都是損失。
 
那麼如何像個小孩一樣的學習呢?我第一段就說了。用看的、聽到、感受的、從自身的周遭觀察中學習,找不止一個好榜樣,讓自己身處良師益友的環境中,然後拼了命的發問,直到你可以為人解答為止。
 
去上學只是「歷史知識的傳授」,僅是你自學的「開端」,最好的教育永遠來自你自己的求知慾,並想盡辦法親身力行的去滿足他。
   

請登入留言



客服信箱:iam@wendellyu.com / 客服電話:0983-208318